Search This Blog

Friday, September 30, 2011

冥冥之中只有主宰

我信了,这是真的。
在自己矛盾的时候,天父引导我走上了正路。
冥冥之中只有主宰。

Wednesday, September 28, 2011

心脏起搏器发明者在美国去世

发明心脏起搏器的美国人威尔森·格雷特巴奇去世,终年92岁。
首例心脏起搏器的植入是在1960年,当时一位77岁的病人植入心脏起搏器后,存活18个月。
现在,每年都有数万人接受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手术。
格雷特巴奇共拥有150项专利。

转载自 BBC http://goo.gl/p4bCY

人的欲望呀

在停工期间,普通工人都盼望着能通知自己早日复工,哪怕自己出钱进行复工前的一些准备都行;复工了,又开始盼望早日结束工期,可以休假了,操心那些还没有报销的票据了...,一切都源于国企这个莫名其妙的制度,和领导希望往上爬的心理。三七二十一的瞎搞,居然搞出了在夜间光线不好的情况下,抛开安全规范(安全手册上是决定禁止的),来搞什么大型的拆卸安装工作。真的是全世界绝无仅有。

领导想往上爬,工人希望多挣点钱。人的欲望呀。

Tuesday, September 27, 2011

为什么中国公司在国外的项目注定要失败的原因

1.不尊重当地劳动者,首先把别人当作贼;
2.目中无人,什么狗屁人都自以为是高级工程师;
3.胡乱下指令,从来不看设备说明书,拿起来就乱搞;
4.喜欢超时安排工作,从来不尊重当地法规。

有些好大喜功的领导,竟然无视安全规则,夜间违章进行大型作业,真的不知道是为了自己的乌纱帽还是为了安全生产。

Sunday, September 25, 2011

众知名品牌联手抵制乌兹别克棉花

包括阿迪达斯和圣罗兰等在内的多家世界名牌服装公司已经联手承诺不会采购乌兹别克斯坦强迫童工采摘的棉花,这可能会对这个独裁的中亚国家来说是个打击。
有超过60家的世界知名品牌公司和零售连锁商承诺不会使用乌兹别克斯坦的棉花来制造自己的产品。这一抵制行动目的是给乌兹别克政府施压,让他们停止强迫童工采摘棉花。

联络组织这次抵制行动的材料来源责任网络(Responsible Sourcing Network)负责人表示,乌兹别克的儿童在非常恶劣和危险的环境中工作。她还说,在强迫童工方面,乌兹别克的情况是世界上最为严重的。
她说,“每天大约有150万到200万儿童在地里工作,这是非常糟糕并不能让人接受的。我们在其它地方没有看到有这么多被迫工作的儿童。”
乌兹别克政府否认了有关在棉花采摘业中使用童工的说法,但是毫无疑问,这样的一次大型抵制行动会让该国当局感到担忧。
棉花出口业对于乌兹别克来说非常重要。棉花销售量的降低会让乌兹别克的收入下跌,并可能影响政府对国内局势的控制。

转载自 BBC http://goo.gl/5fjDF

Saturday, September 24, 2011

梅德韦杰夫提议普京当总统 Д.Медведев предложил на пост президента В.Путина

梅德韦杰夫在“统一俄罗斯”党大会上,提议现总理弗拉基米尔·普京参加总统选举。

Президент России Дмитрий Медведев на съезде "Единой России" предложил выдвинуть на должность главы государства на следующих президентских выборах кандидатуру премьер-министра Владимира Путина.

Читать полностью: http://top.rbc.ru/politics/24/09/2011/617191.shtml

白俄罗斯向俄天然气股份公司建议不仅仅是购买“白俄罗斯燃气运送公司”А.Лукашенко предлагает Газпрому купить не только "Белтрансгаз"

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在同俄天然公司主席米涅尔碰面时说,还可以向俄方出售其他公司的股份,不仅仅的白俄罗斯燃气运送公司,只要俄方同意现在白俄罗斯现在提出的条件......

米涅尔称,俄白双方正在准备相关2012年1月向白俄送气以及收购白俄燃气运送公司50%股份的文件。

ОАО "Газпром" может принять участие в покупке акций не только "Белтрансгаза" (на 50% принадлежит российскому холдингу), но и других белорусских предприятий. Об этом сообщил сегодня президент Белоруссии Александр Лукашенко на встрече с председателем правления Газпрома Алексеем Миллером.

"Это один из вопросов - акционирование и покупка акций "Белтрансгаза", возможно, и других предприятий, которые будут интересовать Газпром, и если Газпром согласится на те условия, которые сегодня предлагаются в Беларуси", - сказал белорусский президент.

А.Миллер в свою очередь отметил, что Белоруссия и Газпром приближаются к стадии готовности пакета документов, касающихся поставок российского газа в Белоруссию с 2012г. и продажи Газпрому 50% акций "Белтрансгаза".

"Мы реально выходим на готовность серьезного пакета документов: это новый контракт на поставку газа в Беларусь с 1 января 2012г., подкрепленный межправсоглашением о принципах ценообразования и тарифообразования, это межправсоглашение и договор купли-продажи 50% акций "Белтрансгаза", - сообщил А.Миллер.

Накануне стало известно, что белорусское правительство и Газпром договорились завершить переговоры по условиям продажи "Белтрансгаза" Газпрому и условиям поставки газа в Белоруссию в первых числах декабря 2011г.

В этом году истекает срок действия пятилетнего контракта на поставку и транзит российского газа, заключенный 31 декабря 2006г. между Газпромом и "Белтрансгазом". Контрактная цена на газ для Белоруссии в III квартале 2011г. составляет 279,16 долл. за 1 тыс. куб. м. Если цены на нефть останутся на нынешнем уровне, в IV квартале кубометр газа может подорожать до 307 долл. По некоторым источникам, Белоруссия добивается в 2012г. скидки в 12,5%.

В августе с.г. премьер-министр России Владимир Путин поручил Министерству энергетики России и Газпрому определить величину понижающего коэффициента цены на газ для Белоруссии с 2012г. взамен на свободный доступ российского бизнеса на белорусский рынок.

ОАО "Газпром" в 2007-2010гг. равными долями выкупило 50% акций ОАО "Белтрансгаз" за 2,5 млрд долл.

Читать полностью: http://top.rbc.ru/economics/23/09/2011/617166.shtml

Friday, September 23, 2011

为什么现在夜间睡觉要分成3段?

莫名其妙的,最近睡觉会醒两次,第一次是0点至2点,第二次是4点左右,似乎我的睡眠每次有两个小时,这样,一个晚上,醉眠被分成了三段。但是没有觉得睡不够。

俄罗斯顶住中国压力展出艾未未作品

中国知名异议艺术家艾未未的作品在莫斯科展出。艺术界人士说,政府把一个艺术家抓起来的作法在国际上十分罕见。中国官方还曾施压不希望俄罗斯邀请艾未未访问莫斯科。

*艾未未作品参展当之无愧*

第四届莫斯科当代艺术双年展星期四开幕。80多名世界各地艺术家的作品在这个重要的大型艺术展览上展出,期中包括了中国知名异议艺术家艾未未的作品。展出的艾未未的作品是他2005年拍摄的北京二环路交通的录像。

在参展艺术家名单中,艾未未被排在了第一位。

第四届莫斯科当代艺术双年展负责人、俄国艺术家巴克什坦说,展出艾未未作品不是政治举动。他的作品参展当之无愧,因为艾未未的作品符合对参展艺术作品的要求。

*俄官方支持 中国外交官交涉*

巴克什坦透露,在有关艾未未的问题上,他们曾特别同俄国官方协调沟通。巴克什坦说:“我接触了俄罗斯外交部负责中国事务的部门。俄国官员说,展出艾未未的作品一切OK,他们根本不反对艾未未作品参展。但他们说,如果邀请艾未未访问莫斯科将遇到困难,中国当局未必能批准艾未未来访。”

巴克什坦透露,在艾未未作品参展以及邀请艾未未访问莫斯科的问题上,中国曾向俄罗斯施压。他说,中国外交官去俄国文化部交涉,表达了对展出艾未未作品的不满,同时警告中国不会批准艾未未出境。

*电话邀请艾未未访俄*

巴克什坦说,为了邀请艾未未参加展览开幕式,他曾两次打电话给艾未未,艾未未也非常想来莫斯科,但中国禁止艾未未出国。

巴克什坦说,在电话中艾未未讲起话来显得严肃自信,他觉得艾未未迟早都能摆脱目前的处境。

*俄罗斯关注艾未未事件*

俄罗斯《艺术新闻》网络杂志编辑列津尼奥夫认为,可能由于俄国艺术界目前已没有国际知名艺术家,因此在声援艾未未时,俄罗斯这一边显得很寂静。

在艾未未的作品前,列津尼奥夫边观看北京二环录像边说,俄国社会特别是艺术界非常关注艾未未的处境。

列津尼奥夫说:“俄罗斯非常关注艾未未事件。有关他被捕,他被释放,大家都非常关注。在俄罗斯,很多人都知道艾未未这个中国艺术家。据我所知,他的作品过去未曾在俄罗斯展出过。但总的说来,俄国观众都了解艾未未的作品题材。”

*郑胜天:艺术家应关心社会*

除了艾未未的作品外,这次莫斯科当代艺术双年展也展出了其他几名华人艺术家的作品,包括由旅居加拿大的华人艺术家郑胜天和林荫庭联合创作的作品《方圆》。

参加开幕式的华人艺术家郑胜天说,艾未未的作品很不错。在一些大的国际当代艺术双年展,以及许多美术馆中,都能看到艾未未的作品。现在任何一个艺术双年展,都希望有艾未未的作品参加,因此艾未未的作品这次参加莫斯科双年展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郑胜天:“艺术家参加社会活动其实是天经地义的事。如果艺术家不关心社会,不参加社会活动,反而很奇怪。我觉得政府如果从这个方面来干涉一个艺术家,是完全没有道理的。因为艺术家仅搞他的艺术作品,他通过他的艺术反映他的看法,就是我们说的,这是基本的言论自由,而且他的作品也没有伤害力,他只是批判。但我想,中国有中国目前的状况,所以会出现这样的事情。全世界看到这个事情(艾未未被捕),大家都会支持他(艾未未)。前一段时间,很多美术馆馆长签名呼吁中国政府释放艾未未。我想中国政府也听到了这样的声音,就把他放了出来,因为也没有道理把他长期关押下去,也说不出理由来。”

*抓艺术家的事情很少见*

郑胜天说,政府把一个艺术家抓起来的事情很少见。“这个事情我想在艺术界看起来是个很特别的事件。但实际上在中国并不是很特别的事件。因为中国还有别的很多人因为言论问题,或是其他问题有这样的处境,被抓起来,被限制。但是在艺术界,这样的事情目前为止还很少发生过。虽然有时艺术家的某件作品不能参加展览,被撤出来,或者是有的展览甚至被关闭,但是把艺术家抓起来,这样的事情还是比较少。”

同样是上海当代艺术双年展学术评选委员会成员的郑胜天说,艾未未现在是全世界名气最大的中国艺术家。艾未未被捕以及他的一些作品对中国现状的批评,使他被西方媒体关注。但郑胜天说,艾未未现在可能无法创作,因此展出的都是他过去的作品。

转载自 VOA http://goo.gl/edFdN

普京称要支持独立的媒体 Путин заявляет о необходимости поддержки независимой прессы:

Thursday, September 22, 2011

韩国维权人士在中国使馆前示威

This is a message from the MailScanner E-Mail Virus Protection Service
----------------------------------------------------------------------
The original e-mail attachment "the entire message"
is on the list of unacceptable attachments for this site and has been
replaced by this warning message.

Due to limitations placed on us by the Regulation of Investigatory Powers
Act 2000, we were unable to keep a copy of the original attachment.

At Thu Sep 22 04:34:03 2011 the virus scanner said:
No programs allowed (msg-10985-327.txt)

中国欲争国际司法话语权 学者称言行不一

This is a message from the MailScanner E-Mail Virus Protection Service
----------------------------------------------------------------------
The original e-mail attachment "the entire message"
is on the list of unacceptable attachments for this site and has been
replaced by this warning message.

Due to limitations placed on us by the Regulation of Investigatory Powers
Act 2000, we were unable to keep a copy of the original attachment.

At Thu Sep 22 04:29:09 2011 the virus scanner said:
No programs allowed (msg-18136-230.txt)

中国撒钱白俄罗斯 挑战俄罗斯利益

中国向白俄罗斯提供巨额优惠贷款引起俄罗斯关注。俄国媒体说,中国的举动使俄罗斯试图控制白俄主要工业企业的努力遇到困难,俄罗斯的利益受到挑战。

*中国参与白俄私有化*

中国全国人大委员长吴邦国刚刚结束了对白俄罗斯的访问。吴邦国宣布,中国将向陷入严重经济危机之中的白俄罗斯提供10亿美元的优惠贷款、以及7千万人民币的无偿援助。中国的举动引起了俄罗斯的关注。

俄罗斯商人日报说,在吴邦国这次白俄罗斯之行签订的众多合作协议中,最引人关注的一个协议是中国企业参与白俄罗斯私有化。报导援引俄罗斯总理普京新闻秘书佩斯科夫的话说,类似的协议没有先例,就连盟国俄罗斯都没有同白俄罗斯签订过有关协议。但佩斯科夫也强调,俄罗斯不担忧中国在白俄罗斯的活动,因为俄罗斯同白俄罗斯经济更一体化,俄白两国是特殊的盟友关系。

*中国扩张 触犯俄国利益*

这家报纸透露,俄罗斯提供贷款帮助卢卡申科政权渡过经济困境的前提条件是参与白俄罗斯私有化。但卢卡申科曾指责俄罗斯试图廉价购买当地企业股权。报导说,俄罗斯想控制白俄钾原料生产厂以及其他企业,中国也想购买这家著名工厂的控股权。

俄罗斯独立报说,中国试图购买控制的白俄罗斯企业恰好都是俄罗斯感兴趣的。中国同白俄罗斯大范围合作让专家们有理由认为,中国正在当地积极扩张,中国的举动恰好在触犯俄罗斯的利益。同中国的合作也将增强卢卡申科政权同俄罗斯、以及同西方谈判是的立场。这家报纸担心,白俄罗斯企业最终将由中国而不是俄罗斯控制。

*吴邦国明斯克批评西方*

莫斯科呼声广播电台的报导说,在争夺白俄罗斯企业的控制权方面,俄罗斯遭遇到了中国这个强劲竞争对手。

官方的“俄罗斯报”说,中国向白俄罗斯提供的优惠贷款在今年年底前将分成三批拨出。这家报纸透露,吴邦国在明斯克攻击西方,指责欧洲和美国的制裁导致白俄罗斯经济陷入困境。

*中俄竞争不可避免*

俄罗斯前苏联地区国家研究中心领导人弗拉索夫说,中国目前在前苏联地区国家积极活动,中国同俄罗斯的利益共同点是对抗西方影响。但未来俄罗斯同中国在前苏联地区国家竞争将不可避免。

弗拉索夫说:“在未来的10年,我觉得中国和俄罗斯将在一些前苏联国家激烈竞争。中国目前正利用自己的经济实力和贷款把这些国家变成自己的合作伙伴,中国做得很成功。”

*中国到处投资 不应大惊小怪*

俄罗斯独联体研究所副所长查里辛说,中国拥有外向出口型经济,在海外投资放贷不可避免。因此不应对中国在白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的活动大惊小怪。

查里辛说:“中国的投资在世界各地都有,期中也包括独联体国家。这并非中国有意针对一些独联体国家专门投资活动,所以中国的贷款投资是中国在海外整体经济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查里辛说,中国在美国、非洲、欧洲等地的投资和经济活动规模都要超过白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

转载自 voa http://goo.gl/TLFY0

中国强烈抗议美国对台军售

中国对美国决定向台湾出售升级战机先进武器装备表达愤怒,并罕见地由外交部和国防部双双出面向美国驻华使馆表示抗议。而且,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张志军就此紧急召见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要求美方“立即撤销错误决定,停止对台军售和美台军事联系”。

法新社今天从北京发表多条消息报道中国的抗议。报道说,张志军紧急召见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就美方宣布总价值58.52亿美元的对台军售计划,即为台改装其现有F-16A/B战斗机,售台军用飞机零配件,并提供有关训练项目,向美方提出强烈抗议。

张志军指出,台湾问题事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涉及中方核心利益,事关13亿中国人民民族感情,始终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核心问题。

张志军强调,中方强烈敦促美方充分认清美售台武器问题的高度敏感性和严重危害性,认真对待中方严正立场,恪守承诺,立即撤销错误决定,停止对台军售和美台军事联系,与中方一道维护中美关系大局和台海和平稳定。

中国国防部外事办公室副主任关友飞,奉命召见美国驻华使馆代理国防武官,就美国政府宣布对台军售计划向美方提出严正抗议。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耿雁生表示:美方再次宣布大规模对台军售计划,将给两军开展正常交往制造严重障碍。
中国人民日报今天头版发表社论谴责美国向台湾出售军火,并说中国的核心利益不容损害。
转载自 rfi http://goo.gl/zfCC9

赞比亚总统大选围绕中国投资争论引发关注

赞比亚总统大选结果即将公布。这个非洲大陆国家星期二举行的总统大选,因选战投票围绕中国关系争论展开引发关注。赞比亚反对派竞选代表反对接受中国在赞比亚投资贸易。

据“家中国”署名报道,中国近年与非洲最大产铜国赞比亚商贸频繁,现任总统班达向来欢迎中国投资,但走民粹路线的反对派领袖萨塔,则猛烈抨击中国在当地「肆意开发和剥削」,大选结果最快今天公布,据昨天的初步点票情显示,萨塔暂时佔优。虽然萨塔最近已放软对华的口气,不再打反华牌,但今次选举对中国在非洲的长远外交策略,无疑是一次冲击。

赞比亚是前英国殖民地。中、赞友好关系可追溯至40年前,中国在文革的艰难时期仍援建坦赞(坦桑尼亚至赞比亚)铁路,令很多赞比亚人首次接触中国这遥远国度。在2008至09年金融危机,赞比亚多个传统西方经济伙伴放弃了当地投资,中国却愿提供资金和技术,使当地沉寂一时的矿区再次繁盛,并在铜带省建立两国的经贸合作区,是中国在非洲建境外经贸合作区的首例。班达政府甚至容许中银在首都卢萨卡设分行,提供人民币直接存取服务,属非洲首次。

非洲开发银行本周发表报告,认同中国在非洲的经济影响增强,不但对双方贸易交流有利,更给非洲发展带来机遇。例如中国在非洲35国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方便了非洲产品进入地区及国际市场。

现年74岁的班达2008年上台以来一直靠拢中国,甚至派发中国生产的波板糖为大选宣传。但反对派和西方舆论却质疑他收受中国政治献金竞选连任。班达的竞选王牌,是赞比亚经济自他2008年上任以来急速发展,受惠于中国投资及铜价上扬,创造逾10万职位。政府大搞基建,迄今建造了一百多座桥、27家医院等。

但这些政绩并未受穷人热烈欢迎,全国三分二人口每日收入仍少于两美元。去年,科蓝煤矿的中方管理人员,在赞比亚矿工争取改善工资的抗议中,开枪打伤至少13名矿工,更令中国议题尤为敏感。当地很多穷人认为,中国投资的真正受益者,只是贪腐的政府高官。

75岁的萨塔一直力争这些选民支持,早在上次2006年大选时便打反华牌,指控中国经营的铜矿只是支付奴隶级别工资、轻视劳动法规,还威胁将中国投资者驱逐出境。虽然在今次竞选中,萨塔对中国态度已稍见放软,声称如果中国投资者尊重赞比亚劳工法,会接纳他们,但他一旦上台,对中赞合作恐怕还是会带来芥蒂。

转载自 rfi http://goo.gl/qZplL

俄马哈奇卡拉发生恐怖爆炸事件 Число пострадавших при взрывах в Махачкале возросло до 61

一共发生了两次爆炸,61人受伤。第一次在00:45,第二次仅在15分钟后。

Wednesday, September 21, 2011

开源不等于不标注原作者,中国360的恶心做法

的确是无耻到了极点,把7-zip源代码软件和DLL文件拿来,仅仅是套了外壳,把原来7-zip的默认压缩格式7z改成zip格式就美名其曰“360压缩”,没有在软件任何一个地方提到主要核心来自于7-zip,真的是不要脸到了极点!

7-zip压缩软件,是一款开源压缩软件。其格式现在已经被很多公司原来采用,包括google,adobe等。

7-zip软件的原生格式是7z,同时支持生成zip压缩格式,能够解压几十种压缩文件格式。

网站: www.7-zip.org

大蓝 Голубая бездна Big Blue

第一次看可能是在2000年吧,通过NTV看的。电影画面优美,美丽的希腊海滨,西西里岛风情,晚上把把海豚从池塘里用担架抬到海里去放风。我怎么也不会忘记,最后的一个画面,在深海里,他同游近的海豚向海洋深处游去。

Tuesday, September 20, 2011

泰塔尼克项链在丹麦展出时被盗 В Дании с выставки похищено ожерелье пассажирки "Титаника"

泰坦尼克号邮轮上一名乘客拥有的一条项链在丹麦展出时被盗。
这条镀金项链是泰坦尼克号历史遗物展品中的一件。
丹麦警方正在调查此案。展览主办方为追回项链已经悬赏1000欧元。
据信,这条项链是头等舱一名美国乘客的。这名乘客在1912年泰坦尼克沉船事件中生还。

转载自 BBC http://goo.gl/rqzoq

Громкое похищение в понедельник, 19 сентября, произошло в Копенгагене. С выставки, посвященной затонувшему пароходу "Титаник", неизвестные украли позолоченное ожерелье, принадлежавшее одной из пассажирок судна, передает Би-би-си.

Выставка была организована в парке развлечений Тиволи. Пропавший экспонат находился в стеклянной витрине. "Витрина не была разбита и поэтому сигнализация не сработала", - сказал представитель парка Торбен Планкс. При этом он предположил, что украшение украли не профессионалы, так как рядом с ожерельем лежали более дорогие вещи.

Само ожерелье при этом было застраховано на 14 тысяч евро. Специалисты, правда, считают, что продать его будет не слишком просто, так как это украшение имеет международную известность.

Полиция Копенгагена совместно с администрацией парка уже назначила награду в тысячу евро за информацию, способную вывести на грабителей.

Считается, что украденное ожерелье принадлежало пассажирке первого класса, американке Элеаноре Вайденер, которой удалось выжить в знаменитой катастрофе. Правда по слухам цепь нашли в кармане дворецкого, чье тело было выловлено из атлантического океана.

Выставка, посвященная судьбе легендарного лайнера и его пассажиров включала такие уникальные экспонаты, как фарфоровая посуда из ресторана "Титаника", обломки корабля, вещи пассажиров и многие другие экспонаты, так или иначе связанные с затонувшим судном.

Из РБК http://goo.gl/G4Eav

世界媒体看中国:"虚假不实"的海宁

浙江海宁被认为是看万马奔腾般的钱塘江潮的最好的地方。但在过去一个星期,海宁成为另类的新闻主题。

中国官方媒体星期一报导说,浙江海宁村民抗议一家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工厂污染的行动在警方的高压武力镇压之下平息。

*中国官方的说法*

自9月15日以来,海宁市袁花镇上,数百人聚集在晶科能源公司的门前,抗议该公司的太阳能电池板工厂造成环境污染。9月19日,中国官方的浙江在线报导说:

“在海宁警方多次劝说无效的情况下,为维护正常治安秩序,警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十七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七条之规定,果断采取措施当场抓获多名违法犯罪嫌疑人。截至18日,海宁市公安局已对20名违法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

*前景不明的抗议*

美联社星期一从上海发出的一篇报导说:“地方当局星期一表示,警方拘留了至少20人;早些时候,中国东部浙江海宁的几百名村民示威抗议他们所说的一个太阳能电池板工厂造成污染;一些抗议者冲入工厂,掀翻汽车。”

“位于上海以西的海宁市政府表示,在几百名居民连续三夜聚集之后,警方星期天实行交通管制以维持秩序。这是环境问题导致的越来越大胆的公众抗议活动的最新一起抗议。”

近年来,中国发生的规模最大、最受国际媒体关注的抗议环境污染的事件是上个月大连市民抗议有毒化学物质PX化工厂事件,以及2007年的厦门市民抗议PX化工厂建设项目的事件。

美联社星期一的报导说:“像大连和厦门这样的城市的中产阶级的抗议行动虽然取得了成功,但中国政府很少让步,在农村村庄的抗议示威则常常是不能奏效的。”

*海宁与大连*

法新社星期一从海宁发出的一篇报导说,“中国有关当局星期一宣布关闭一家造成污染的工厂。这是中国的抗议者今年夏天以来第二次成功地表达了自己的诉求,这就是在30年的强行工业化之后,要注重健康和环保。有关当局宣布暂时关闭在纽约上市的晶科能源公司的太阳能发电板工厂。一个月之前,1万2千人在东北的大连示威抗议一家石油化工厂。”

“在大连,抗议示威是人们通过微博组织起来的。微博用户在中国有两亿多人。尽管中国对互联网实行出版检查,但社交媒体的爆炸式发展使信息或谣言传播起来让政府更难控制得多。在大连抗议事件发生之后,当局迅速清理了有关大连抗议行动的图片和评论。”

在另外一方面,中国执政党共产党机关报《人民日报》的人民网星期一转发中共在海宁当地的报纸《海宁日报》杨国祥的一篇报导说:“(海宁)袁花镇红晓村村民孙某(男,33岁),于9月8日在网上散布‘8月底围绕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落户的红晓村今年的体检报告出来了,竟然有6个白血病,31个癌症患者,而红晓村总共只有人口3300多人,村民人心惶惶……’等虚假不实信息并造成严重后果,现已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10日。”

“记者获悉,经卫生部门核实,红晓村2007年以来癌症发病人数为27人,其中2007年癌症发病人数为8人,2008年为5人,2009年为8人,2010年为4人,2011年为2人。”

*真假莫辨的官方权威信息*

在中国,污染导致疾病的信息属于国家机密,新闻机构不能进行独立调查和报导。中国公众和世界媒体常常抱怨,中国许多城市空气污染严重,天昏地暗,但中国官方的数字却显示那些城市空气质量达标,而且越来越好高。

2007年,世界银行与中国有关部门合作进行联合调查,得出中国每年有70多万人因污染死亡的结论。中国政府要求将这一数字从报告中删除,由此成为世界新闻。

世界银行的一位顾问当时向英国《金融时报》透露,这份报告去年草拟完毕后,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和卫生部要求世界银行删去有关非正常死亡人数以及标明非正常死亡人员主要在哪些地区的内容,因为这些内容过于敏感,可能引起社会动乱。

现在不清楚中国官方的报纸所发表的海宁污染造成的发病和死亡人数,跟官方所说的谣言的数字到底哪个更接近真实。

*官方双管齐下的应对*

美国《洛杉矶时报》星期一发表记者乔恩·凯曼从北京发出的报导说:

“中国媒体在报导(海宁抗议)这一事件的时候表现出令人程度惊讶的大胆。来自浙江的一个电视台声言,晶科工厂的一些保安人员对电视摄制组进行了攻击,捣毁一台摄像机。该工厂随后在电视上向记者表示道歉,并表示要开除它所说的是‘临时工’的那些保安人员。

“中国政府对通过微博传播信息采取了典型的强硬立场。政府担心微博有可能成为社会骚动的推手。海宁当局拘留了一个男子,说他先前通过他微博散布虚假不实信息,说工厂附近人口3300人的红晓村有31人在过去3年里患上癌症。海宁市当局说,这一数字被夸大了。”

转载自 VOA http://goo.gl/o0rUx

中国微博网站将加强管控

中国最受欢迎的新浪微博说,他们已组织人力,加强对微博的监控。有观察人士指出,微博是个“双刃剑”,当局无法阻止人民通过这个媒介传播信息,如果关闭微博,将公开表明在与人民为敌。

*曹国伟:建立机制整顿微博上谣言*

微博的母公司、新浪总裁和CEO曹国伟星期天表示,微博越来越成为政府政务发布的平台,与普通民众沟通的平台,以及政府向老百姓提供服务平台。他指出,微博上有很多虚假信息和谣言,给在这个平台上的政府和商家构成很大的挑战,新浪微博正在通过各种途径建立更多辟谣的机制。

据报导,新浪为了阻击网络谣言,已抽调大约10人,成立了“微博辟谣小组”,主要针对虚假信息(灾难、求助等),不准确信息和商家欺诈类信息进行监控,查证和辟谣工作。 *造谣成本太低 从法律上约束*

曹国伟说,社会上有这么多人在造谣,在传谣,因为现在的造谣成本太低,要从法律法规上去约束。他认为,法律法规的健全、法律执行度的提升,是维护微博健康秩序的根本点。

*微博自律自净 谣言起于微博止于微博*

曹国伟承认微博上的谣言传播速度太快,并在某种程度上会把谣言放大,因此才引起广泛的关注和争议。不过,他指出,微博有自律自净的功能,能让谣言起于微博,也止于微博。 *新浪整顿微博 因刘淇视察*

本月初,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到新浪和优酷公司视察,敦促他们要遏制“虚假和有害信息”的传播。

国际上备受推崇的社交网站脸谱和推特在中国被封锁,微博作为一个变体,填补了社交网站的空白,因而在中国应运而生。微博便捷的传播方式,简洁的传播内容,以及弱连接的传播特点,使其在过去两年中得到迅速的发展,目前注册人士已突破两亿。

中国传媒大学党报党刊研究中心博士生张苏敏说,微博作为新型的获取信息,与人沟通,共同分享的媒介,正在改变中国普通大众获取信息的方式,为大众搭建了意见表达的平台。

*微博是民众发声的有效渠道*

报导引述南京大学政管系副主任李永刚教授的话说,微博就像每个博主手中的话筒,如果你喊的够快,声音够大,就能吸引广泛的注意力,并能产生滚雪球的效应,所以每个人都加入微博,敢于讲出他们的心声。报导援引一名大学生的话说,大众没有其他讲话的渠道,因为当局对新闻实行审查,大众的声音不能出现在电视、报纸等新闻中,所以微博成为最有效地即时表达公众内心感受的方式。

*当局唯恐微博被用来传播骚乱*

今年春天,在中东和北非发生的“阿拉伯之春”抗议浪潮,以及前不久中国发生的高铁列车追尾特大交通事故等重大国内外大事,在微博这个媒体上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引起中共当局的担忧和不安。

路透社报导说,北京对微博特有的传播作用的担忧,决非仅限于对官员贪污腐败问题的令人尴尬的披露。当局担心的是微博上大量信息的传播,可能会使官方的审查难以应付,从而引发动荡不安。而脸谱和推特等社交媒体在阿拉伯世界反政府起义和伦敦骚乱事件的作用,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因此,中共当局的一些人将微博视为不计后果的谣言和颠覆政权的工具。

今年早些时候,受阿拉伯之春的鼓舞,海内外的一些华人在互联网上呼吁举行茉莉花散步的抗议活动,致使当局一度关闭了微博。

*李大同:新信息传播潮流不可逆转*

前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主编李大同说,像微博这样的新技术社交网站,给当局带来极大的挑战。无论当局投入再大的财力,审查,封锁,甚至关闭微博,互联网等,也阻止不了新技术推动的信息传播的新方式的潮流。

他说:“他们压抑不住这个潮流,我看是管了白管。越是这样做的政府,就越是没有合法性。这是很明白的一点。怕言论,怕批评,怕人民说话,这样的政府有什么合法性吗?你当然可以关掉。但关掉了以后,知道了你和人民为敌呀。这是一把双刃剑。”

路透社报导,如果发生与微博有关的群体性事件,当局将加紧对微博的管理,考虑在极端的情况下关闭微博,如全国范围的抗议和恐慌。不过,当局目前在探讨“驯服”微博的方式,使微博既是政府监控舆论的有用平台,也能始终置于当局最终的管控之下。报导引述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教授的话说,政府如何管理微博,目前仍在搜集信息的阶段。报导说,一些拟议中的严加控制微博的方法包括,上传消息延迟一天发表,以便管理人员在微博发表之前有足够的时间监控信息,以及要求微博登记实名制等。

转载自 voa http://goo.gl/kU3FV

Monday, September 19, 2011

妙觉法师和网友探望陈光诚受阻

中国佛教维权人士妙觉慈智法师与网友探望山东“赤脚律师”陈光诚的行动失败。
妙觉法师对BBC中文网说,她们在星期一(9月19日)凌晨抵达陈光诚居住的东师古村后遭到大批不明身份人员“包抄”,把她与另一名网友刘沙沙控制。

她说两人遭到洗劫,然后分别被送到远离东师古村的小镇释放。她们再分别找回其他网友汇合。
陈光诚自去年9月刑满出狱以来一直举家遭到软禁,据称其住所外长时间有人看守。
他是在2006年被当局以聚众阻断交通、毁损公共财物的罪名判刑4年又3个月。此前,陈光诚曾经在其生活的临沂地区从事计划生育维权工作。
本月初有报道说,由于当局的严厉看管,陈光诚无法离家为6岁的女儿去学校办入学手续,导致女儿无法去学校上课。

“十面埋伏”

妙觉法师对BBC中文网说,她们一行人在凌晨时分抵达临沂东师古村靠近京沪高速公路一侧的村口,下车时就发现有十多人已经在现场埋伏。
这些人马上对她们进行包抄。妙觉法师猜测,她们都是国保部门雇佣的“打手”。
妙觉法师说,她与刘沙沙被控制后,被载到距离东师古村近120公里的莱芜市苗山镇,刘沙沙则被带到240多公里外的菏泽市巨野县。
她后来向当地警察派出所报案,但派出所以管辖权为由,要求他们返回临沂报案。
另一名参与探望行动的网友彭远忠对BBC中文网说,他们当时与妙觉法师分乘两辆车到东师古村,发现前方“情况不对”,马上开车逃离。
彭远忠说,他们被跟踪了200公里路,为了避免出示身份证登记,他们不敢到旅店投宿,在车上过夜,到早上接到消息后再把刘沙沙接回。
妙觉法师等人此前在微博网站twitter上留言时强调,此行恪守和平原则,“非暴力,不动手,不还手”。
同样参与了这次行动的网友戈建中在出发前对BBC中文网说,他们此行是希望探访“一位受人尊敬的朋友”,并说这是件很正常的合情合理的事。

转载自 BBC http://goo.gl/h5p2r

中国被指巨额贷款助“最后一名欧洲独裁者”渡经济困境

同时参阅 http://goo.gl/fb/s0tw4

中国决定向白俄罗斯提供巨额优惠贷款和大笔援助。白俄罗斯目前陷入严重经济危机,国际处境孤立。

*吴邦国访明斯克*

正在白俄罗斯访问的中国人大委员长吴邦国星期六宣布,中国决定向白俄罗斯提供10亿美元的优惠贷款,以及7千万人民币的无偿援助。

吴邦国感谢白俄罗斯在台湾、西藏,特别是人权问题上对中国的支持。他说,在地区和国际问题上,中国同白俄罗斯的立场或是完全一致,或是十分相似。吴邦国特别强调,中国支持白俄罗斯的外交、对内政策和抵制外来干涉的努力。


*白俄经济危机 四处寻援助*

一直关注白俄罗斯政治和社会局势的俄罗斯人权研究所所长格夫杰尔说,白俄罗斯目前陷入严重经济危机,这导致白俄罗斯四处寻找外来援助。

格夫杰尔说:“据我所知,不仅仅中国,俄罗斯、西方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向白俄罗斯或是考虑向白俄罗斯提供贷款。但这里的问题是,同中国不同,其他国家和组织向白俄罗斯提供贷款时都提出严厉条件。我们知道中国,中国提供贷款时决不会在人权、民主等领域提出任何条件。”

*俄国、西方贷款苛刻*

格夫杰尔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向白俄罗斯提供贷款的前提条件是:必须释放关押在监狱中的总统候选人和反对派人士,同时要求白俄罗斯修改选举法律,使白俄罗斯的大选更能透明,但卢卡申科政权拒绝了这些要求。

俄罗斯媒体报导,俄罗斯向白俄罗斯提出的贷款前提条件是,要求白俄罗斯经济私有化,以使俄国资本能购买和控制白俄罗斯的一些经济命脉。

*过度支出导致经济危机*

白俄罗斯去年年末举行总统大选后爆发了大规模群众示威,抗议大选舞弊,受到卢卡申科政权镇压。大批反对派人士或逃亡国外,或入狱。几名总统候选人一直被关押至今。

与此同时,卢卡申科政权为保持社会稳定和安抚选民,在财政上过度支出导致预算赤字庞大。 白俄罗斯货币今年多次贬值,几天前的最新一次贬值使白俄罗斯货币缩水达40%。

卢卡申科被很多国家称为欧洲大陆的最后一名独裁者。人权人士说,白俄罗斯在国际舞台上很孤立,同卢卡申科政权友好的国家中,许多国家都名声恶劣。

*中国援助雪中送炭*

人权研究所的格夫杰尔说,中国的贷款和无偿援助可支持白俄罗斯经济,对统治白俄罗斯10多年的卢卡申科政权来说十分及时。但这会使俄罗斯和西方世界同人权记录不好的卢卡申科政权打交道时变得更难。

格夫杰尔说:“我认为,中国不会象西方和俄罗斯那样提出卢卡申科无法接受的条件,这将使西方和俄罗斯未来对卢卡申科政权采取更灵活的态度。”

吴邦国星期六在明斯克还表示,两国正在实施一系列经济合作项目,包括中国帮助白俄罗斯改善交通基础设施,在白俄罗斯兴建水泥厂、造纸厂、在明斯克兴建“北京”大酒店,以及双方联合制造通讯卫星等等。

转载自 VOA http://goo.gl/7Ppde

IAA展会:长安汽车成最寂寞展台

在今年的法兰克福国际汽车展会(9月15日—25日)上,中国长安汽车成了最寂寞展台。据“明镜周刊”报道,就在观众如潮涌向德国名牌汽车的同时,来自中国的唯一一家汽车制造商长安的展台却无人光顾,成了最寂寞展台。

不过,长安展出的四款新车外形都很时髦,其中有两款而且是电动车。但有些汽车的功效厂方没有介绍,还有一辆车连门把手都没安装,显然不欢迎观众进入车内。长安的远景是要成为全球汽车业的领头羊,但这显然还需要一段时间。
四年前,中国多家汽车制造商前来德国参加国际汽车展,大有中国汽车要席卷欧洲之势。但后来在接受欧洲撞车事故测试时,多部中国车粉身碎骨,安全能力之低下引起轰动。结果,今年再也没人说,中国人很快将引领世界汽车市场了。
N-TV新闻电视台报道说,首次前来参展的长安在展会上只是个群众演员,而且因为提供的展品和展商信息藏头缩尾,给人很神秘的感觉。长安说来参展是要表示自己“是全球汽车业创新变革的重要成员之一”,但展会上的现实与这一崇高的追求却相距遥远。
重庆长安汽车厂是中国重要汽车制造商。去年中国为国内市场生产的4百60万辆轿车中,有大约两百万辆是长安生产。
转载自 rfi http://goo.gl/bbbO1

Sunday, September 18, 2011

文化遗产日:法国总统夫妇在爱丽舍宫外迎接参观者

9月17日和18日文化遗产日两天,法国将有1.5万个场所向公众开放。法国2011年文化遗产日的主题是“探索文化遗产的旅行”。17日开始的“文化遗产日”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爱丽舍宫从上午8点到晚上20点免费对公众开放。法国总统萨科齐和有身孕的夫人在文化遗产日开幕当天与前来参观爱丽舍宫的民众见面。当萨科齐总统拉着夫人的手和身孕八个月的夫人出现在人群中间时,响起了一片欢呼声。很多参观者让总统夫人签名留念。

星期天全天,为大家准备好的几个主题展览继续对公众开放。人们可以在爱丽舍宫观看十九世纪“爱丽舍宫”老照片展览;总统专用车展览;“爱丽舍宫”和法国总统纪录片。主要参观项目当然是亲眼目睹总统府。每年排长龙参观爱丽舍宫的民众多达10万人,有时候需要排4、5个小时的长队。

法国总统萨科齐和有身孕的夫人在文化遗产日开幕当天与前来参观爱丽舍宫的民众见面。当萨科齐总统拉着夫人的手和身孕八个月的夫人出现在人群中间时,响起了一片欢呼声。很多参观者让总统夫人签名留念。法新社报道说:很多人围住穿着黑裙子、黑大衣的卡尔拉∙布鲁尼,希望和总统夫人合影留念。当总统萨科齐靠近夫人的时候,大家又挤着让总统签名留念。很多来自中国的游客喊着要和总统一起合影留念的时候,法国总统萨科齐说:“整个中国都在这里啊!”

文化遗产日是法国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1984年,时任法国文化部部长的雅克∙朗倡导并发起法国文化遗产日活动,将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日定为名胜古迹免费开放日。这一每年都备受期待的活动给法国人提供了从新的角度认识祖国文化遗产的机会。这一天全法国所有博物馆向公众敞开大门,公立博物馆门票免费,私立博物馆门票减价。古建筑、教堂、剧院、城堡、法庭、警察局、市政厅、商会……所有平时不对外开放或者罕有公众访问的场所都敞开了大门,并安排了专人随时讲解介绍。

转载自 rfi http://goo.gl/3jtcg

中国向白俄罗斯提供优惠贷款10亿美元,外加奖励1100万美元 А.Лукашенко получит от китайцев $1 млрд

吴邦国在白俄罗斯访问。提供的资金用与改造白俄的热电站,水泥厂,交通建设,建立卫星通讯,建设造纸厂和明斯克的“北京”饭店。

吴邦国感谢白俄罗斯在台湾,西藏以及人权问题上对中国的支持。

今年5月,白俄罗斯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寻求获取35-80亿美元的贷款,然而,9月13日,双方无法在资金使用项目上达成一致。

Китай выделит Белоруссии льготный кредит на сумму в 1 млрд долл. для реализации совместных проектов, заявил председатель постоянного комитета Всекитайского собрания народных представителей У Банго во время своего визита в Минск.

"Дополнительно также мы выделим 70 млн юаней (около 11 млн долл.) в качестве безвозмездного гранта", - добавил У Банго.

Совместные проекты включают модернизацию белорусских ТЭЦ, цементных заводов и транспортной инфраструктуры, а также создание спутника связи, строительство целлюлозно-бумажного завода и гостиницы "Пекин" в Минске, передает Би-би-си.

У Банго также поблагодарил Белоруссию за поддержку в тайваньском, тибетском вопросах и в "так называемом вопросе прав человека".

"Мы, со своей стороны, серьезно поддерживаем внутреннюю и внешнюю политику, которая проводится в вашей стране, все ваши усилия на отстаивание суверенитета, независимости, вашей борьбы с внешним вмешательством", - добавил китайский гость.

В понедельник У Банго встретится с президентом Белоруссии Александром Лукашенко.

Напомним, 13 сентября власти Белоруссии и Международный валютный фонд не смогли прийти к консенсусу по новой программе кредитной поддержки Минска. В мае с.г. Белоруссия обратилась к МВФ с просьбой рассмотреть возможность выделения кредитных ресурсов в размере 3,5-8 млрд долл.

Из РБК http://goo.gl/WwvXX

Saturday, September 17, 2011

路透特写:经济危机迫使希腊人流浪街头

帕帕多普洛斯(Petros Papadopoulos)在希腊各地当了18年厨师,现在正在雅典的一处避难所为50个人准备午饭。沦落到为无家可归者准备的避难所,可是他之前做梦都没想到的事。

帕帕多普洛斯说话语调温和,他在希腊经济危机前刚买下一处公寓房,可是结婚生子的生活梦想却被经济衰退击得粉碎。他承认没有使用真名,担心朋友和亲戚知道他困窘的处境。

2010年,希腊遭遇了数十年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也使帕帕多普洛斯丢了工作,加入数以万计的失业大军。随後,他因无力偿还抵押贷款又被没收了房屋,被迫流浪街头。

“我感觉自己生活在电影情节里。我的生活出现了180度转弯。我完全迷失了。”帕帕多普洛斯说着,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说起他如何在一处废弃的建筑内找到一个睡觉的地方。“无法忍受露宿街头。”

官方表示,希腊无家可归人数在两年里增加了大约20-25%,在成年子女仍与父母同住、父母养老金通常用来资助儿女成家立业的希腊而言,这是令人吃惊的增长。

经济衰退和财政紧缩令很多欧洲国家倍感压力,失业率高企、可负担房屋短缺、社会福利下降将越来越多的人推向贫苦边缘,也影响到那些原以为可以躲过一劫的人们。

今年40岁的帕帕多普洛斯外表整洁,他摇着头,对过去一年里简陋的住宿环境难以置信,後来他在避难所找到了一张床。他最亲近的亲属是两个兄弟,但是他们也深受经济危机之苦,无法长期资助他。

“我从没有想到过自己会遭遇这个(危机)。我後来意识到形势有多严峻,”帕帕多普洛斯说道,“任何人都有可能碰到,我们都有可能无家可归。”

危机让他们无家可归

“无家可归人口的结构已经发生变化,”非政府组织Klimaka的心理学家维欧兰迪斯(Aris Violantzis)称,“通常都是些中年人,正处于黄金年龄,他们认为一切都很顺利,而且也在做正确的事情。”

“他们感觉被骗了,”他补充说道。

在Klimaka避难所,大约50个人在闲聊、下棋、看电视,等待帕帕多普洛斯给他们做饭,用塑料餐盘送过去。

最早来到避难所的人来自建筑等受经济衰退冲击最重的那些行业。泥瓦匠莱姆布罗斯(Lambros)没有告诉他的亲戚,在去年圣诞节被解雇後的头三个月,他都睡在车里。後来,他在避难所找到了一张床铺。

“我不想让他们知道,”55岁的莱姆布罗斯含泪说道,“我感觉糟糕,他们也会有这种感觉。”

希腊首都雅典街头的贫困现象日益明显,在空荡的小巷人们卷曲在睡袋里,在垃圾箱中翻找食物、废旧金属或者玻璃卖钱。

Klimaka估计,过去两年以来,希腊流落街头的人口增长了25%,达到17,000-20,000人。雅典负责安置无家可归者的市政服务部门报告的增长幅度也在15-20%左右。

希腊现在的失业率已经超过16%,新的无家可归者来自社会各阶层。

帕帕多普洛斯知道,现在很难恢复原有的正常生活,但他每天敲门、仔细搜寻报纸广告上的工作机会,希望尽可能改善境况。

“拥有房子和家庭的计划也许已经破灭了,但我仍然憧憬着这个梦想,”他说道。(完)

转载自 Reuters http://goo.gl/Ym6So

内华达飞行表演飞机坠毁多人受伤 Авиакатастрофа в США: самолет упал на зрителей авиашоу 'Mass casualty situation' at US air show

一架二战时期的老式战斗机星期五在美国西部内华达州的一个飞行表演上坠毁,导致飞行员和另外至少两人死亡、50多人受伤,其中15人伤势危急。有关当局称这是一次“重大伤亡”事故。

这架飞机在里诺地区举行的全美飞行锦标赛上冲入正面看台附近的包厢区。现场拍摄的录像显示,坠毁时飞机头向下撞到地面。有关当局说,坠机波及到的地方当时“相当拥挤”,应急小组立即展开工作。

有报道说,飞行员在飞机坠毁前发出了“Mayday”求救信号。经认定,飞行员是74岁的吉米•莱沃德,他是一名飞行竞技选手、电影特技飞行员,是一名来自佛罗里达州的房地产开发商。有关官员说,他当时驾驶一架被称为“奔腾鬼影”的P-51野马型飞机。

星期六下午,在这座飞机场上将为莱沃德举行悼念仪式。

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的官员重新审阅了飞行表演,并已接手调查工作。这场为期三天的表演余下的活动已取消。

转载自 VOA http://goo.gl/aJ0W2


На авиашоу в американском штате Невада разбился самолет. Лайнер времен Второй Мировой войны упал на импровизированные трибуны, сообщает агентство Associated Press.

По официальной информации, в результате аварии погиб сам пилот и еще два человека. Около 75 зрителей получили травмы различной степени тяжести.

Впрочем, очевидцы утверждают, что погибших было намного больше. Есть сообщения, что жертвами катастрофы стали 12 зрителей.

Власти уже начали расследование причин случившегося.

По последней информации, летчик, управлявший самолетом "Мустанг P-51" не справился с управлением, и машина упала вниз.

Пока известно лишь то, что летчиком являлся уроженец штата Флорида 74-летний Джимми Лиуорд. Он не раз участвовал в гонках на самолетах и даже снимался в нескольких фильмах в качестве каскадера. Самой известной лентой с его участием является "Амели".

Из РБК http://goo.gl/Xx2Uw

A plane has plunged into a spectator stand during an air race in Nevada, in what an official described as a "mass casualty situation".

The accident happened at the National Championship Air Races in Reno and an official at the scene said that the pilot and at least two spectators on the ground were killed.

Dozens of other people were injured.

The BBC's Will Grant reports.

From BBC http://goo.gl/xMcNM

新浪承诺保信息真实-自保还是被授意?

新浪日前公开承诺将确保其网站上信息的真实性,这是继上月北京市委书记刘淇视察新浪后,新浪再次作出明确表态。据此,新媒体专家认为,此举再次表明中国官方将进一步收紧社会化媒体平台。

据《华尔街日报》消息,中国门户网站之一的新浪网,日前做出公开承诺,将确保网站信息的真实性,新浪上周五在声明中说,将"积极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决杜绝虚假有害信息的传播"。新浪发言人说,公司声明反映了公司力图创造更好的互联网环境的积极性,并称这份声明并未受到来自政府命令的影响。

此前官方媒体包括新华网、中央电视台等就网络虚假信息的危害发表了一系列评论。本月早些时候,《人民日报》 发表社论文章,敦促严格监督网络,提醒黑恶势力、敌对势力、恐怖分裂组织等都有可能通过制造虚假网络舆论来操纵民意,影响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

8月份,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曾视察新浪网。刘淇当时说,互联网公司应该进一步加强新技术应用和管理,坚决杜绝虚假有害信息。在新浪微博,先有自称民间人士发起"辟谣联盟",以辟谣名义针对微博上"敏感人士" 进行攻击,遭到网友诟病和质疑有官方背景;后新浪微博自行设立"微博辟谣"帐号,通过短信的方式向用户发布信息。一时间,网络上打击"虚假信息"和"辟谣"的声音不绝于耳。

9月14日,新华网再发评论文章《中国民间力量"微博辟谣"修复社会信任链条》,高调赞扬网络"辟谣"行为。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新统计,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4.85亿,微博注册用户超过2亿.

官方和网络在角力?还是当局授意?

德国之声就此采访了中国新媒体人,现就职阳光卫视的北风,结合最近微博监管方面的传闻,例如微博只发四张牌照或中国官方要关闭微博等,他认为微博被监管的风险依然没有得到释放,所以新浪此番高调声明应为自保行为:

"新浪要避免被关闭的命运,自身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加大监管和审查,今天新华网上的文章对'辟谣机制'大加赞许,在我看来也应该是新浪的公关,他们希望给外界一个印象,通过自己的监管和'辟谣机制',减少或避免自己网站上的'不良信息'的话,当局对微博下手的借口就会减少,难度也大了。这是双方在角力,目前还没看到明确的进展。"

而另外一位中国新媒体人高明则认为,这也表明管理当局试图进一步收紧对社会化媒体平台的管控,通过前期一系列的"辟谣行动"和中央电视台导向性报道早已释放出这一信号 ,另外新浪这一声明表面上是新浪对当局的示好以及新浪的自保,事实上这背后应该还是当局的授意。

"当局并不担心传谣,而是担心传播真相"

新浪为证明其"微博辟谣"的合理性,所举的一个实例是,一名用户发布一组幼童手拿砖头并说他们受雇于一家砖厂的照片。"微博辟谣"帐号告知用户,图中的幼童为摆拍。

北风则认为:"对于真正在新浪微博形成谣言传播影响的,我们甚至无法举出一个例子,有一些在微博上曾经的谣言,很快被微博上的用户自己证伪,也就是说在传播过程中,真相更容易呈现,现在最大的问题在于,网民眼中的真相,就是当局最顾忌的事情,当局其实不担心新浪传谣,而是怕新浪传播真相。"

高明也认为目前官方所谓保证真实性的真实目的就是要阻碍信息自由流通,这些从"中国互联网防火墙"的不断升级,以及国内网民越来越难使用VPN就可见一斑。

"墙,不可能无限高"

相对于中国国内的微博平台,被中国官方屏蔽的推特(Twitter),因其不会对用户进行内容审查,受到很多中国网民的推崇。9月14日,Twitter推出中文界面。对此,北风认为推出中文界面对于中国网民来说,降低了使用门槛,但真正促使中国网民转向"自由Twitter",要看新浪等"墙内空间"的审查机制是不是会更加严厉,言论空间是不是进一步被压缩。

高明强调:"信息的自由流通是大势所趋,势能总是要被释放的,墙,不可能无限高。"

转载自 DW http://goo.gl/I3Fs5

平壤涉嫌暗杀逃亡首尔的北朝鲜人

This is a message from the MailScanner E-Mail Virus Protection Service
----------------------------------------------------------------------
The original e-mail attachment "the entire message"
is on the list of unacceptable attachments for this site and has been
replaced by this warning message.

Due to limitations placed on us by the Regulation of Investigatory Powers
Act 2000, we were unable to keep a copy of the original attachment.

At Fri Sep 16 10:20:19 2011 the virus scanner said:
No programs allowed (msg-5897-22.txt)

叙利亚反对派成立全国委员会

叙利亚反对派15日在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宣布,成立一个由140人组成的全国委员会,并准备在15天内选举委员会领导人。反对派全国委员会认为叙利亚革命将分三个阶段进行,即政权更叠、过渡时期和未来政治道路。委员会已确定战略部署和原则,每个阶段的时间大约为6个月。该委员会向阿拉伯邻国和联合国安理会发出一个信息:「我们将代表叙利亚全体人民。」 委员会成员库德玛尼在记者招待会上说,全国委员会将坚持既定的政治路线,适时成立代表叙利亚的临时政府。她说,全国委员会认为叙利亚革命将分三个阶段进行,即政权更叠、过渡时期和未来政治道路。委员会已确定战略部署和原则,每个阶段的时间大约为6个月,具体视事态发展而定。

她指出,全国委员会希望向阿拉伯邻国和联合国安理会发出一个信息:「我们将代表叙利亚全体人民。」

据香港媒体报道,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15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国际社会是否需进一步就叙利亚问题采取行动,应看有关行动是否有助于缓解当前的紧张局势,是否有助于推动政治对话来化解分歧,是否有助于维护中东地区整体的和平与稳定。

姜瑜说,解决叙利亚问题关键在于叙利亚国内自身的力量,中方希望国际社会能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及相关国际关系准则,充分尊重叙利亚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

转载自 rfi http://goo.gl/DwzER

叙利亚再暴军警攻击示威人群事件:26人丧生 Новые протесты в Сирии унесли жизни 26 человек

今年3月以来,叙利亚爆发反政府示威。叙利亚政府采取了极端的手法,包括军队镇压。据人权组织声称,到目前,至少有1400人在镇压中丧生。美国和欧洲对叙利亚政府采取了一些制裁。

В Сирии снова произошли столкновения между правительственным войсками и демонстрантами, требующими отставки президента страны Башара Асада. По меньшей мере 26 человек погибли, сообщает телеканал Al Jazeera.

Основное противостояние между противниками Б.Асада и правительственными силами развернулось в предместьях Хамы, Хомса и Дамаска. Люди вышли, несмотря на то что войска заранее развернули в городах танки и военные соединения. Они выкрикивали лозунги "Асада в отставку!" и "Лучше смерть, чем унижение".

Напомним, сирийская оппозиция основала в пятницу, 16 сентября, свой Национальный совет, 140 членов которого были выбраны и утверждены на встрече в Турции. Совет является единым органом, представляющим интересы сирийской оппозиции и координирующим ее действия в борьбе с режимом Б.Асада.

С середины марта 2011г. в Сирии продолжаются массовые беспорядки, вызванные аналогичными волнениями в других странах Ближнего Востока и Северной Африки. Участники волнений требуют отставки президента Б.Асада и проведения политических реформ. Б.Асад пошел на ряд уступок оппозиции, в частности отменил чрезвычайное положение, которое действовало в стране с 1963г., и объявил о широкой амнистии.

Сирийские власти жестко пресекают несанкционированные акции протеста, в том числе применяя армейские подразделения. Правозащитные организации заявляют, что с начала волнений в ходе уличных беспорядков были убиты порядка 1 400 человек. Впрочем, подтверждения этих сведений из других источников пока нет. Тем не менее США и Евросоюз ввели ряд санкций в отношении сирийского руководства.

Из РБК http://goo.gl/R3Jvx

独家报道:美议员提抗衡中国媒体在美优势法案

共和党籍国会众议员戴纳.罗拉巴克日前提出一个法律草案,要求平衡中美两国政府媒体工作人员进入对方国工作的人数。罗拉巴克在接受美国之音专访时指出,目前中美两国被允许进入对方国工作的政府新闻工作者人数差别巨大,美国政府应该尽快着手解决这一问题。

9月13号,来自加利福尼亚州的资深国会众议员戴纳.罗拉巴克(Dana Rohrabacher,美国之音部分报道曾译为"罗尔巴克尔")、维吉尼亚州的国会众议员兰迪·福布斯(Randy Forbes)和德州国会众议员泰德.波(Ted Poe)共同提出了一项抗衡中国媒体在美国拥有优势的法案。这项法案的名称是H.R. 2899《2011中国媒体互惠法案》。该法案要求美国国务院给希望进入美国工作的中国国家媒体工作人员的签证,要等同于中国给美国国家媒体人员的签证数量。

根据罗拉巴克众议员办公室公布的媒体声明,在2010财政年度中,有大约650名中国公民持I签证,也就是国际记者签证进入美国工作,而美国方面却只有两名为美国国际广播局工作的新闻记者被允许常驻中国大陆。

*中国驻美新闻工作者其实都是政府雇员*

罗拉巴克众议员在接受美国之音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国新闻媒体全部受到国家控制,那些进入美国工作的新闻记者其实就是中国的政府雇员。他说:“中国的媒体工作者根本就不是独立的新闻工作者,他们都是政府雇员,因此美国政府不应该再坐视这个问题不管不问,我们不能让这种差距越拉越大。”
罗拉巴克众议员表示,美国政府还应该重视中国在美国开展夺取话语权的行动,并应该考虑到美国政府的长期国家利益。他说:“美国应该清醒认识到,中国政府正在竭尽所能操纵美国大众的民意以达到他们别的目的,其中一个重要手段就是让一大批名为新闻记者、实为国家宣传代理人的人,象潮水般地涌进美国市场。目前两国间国家媒体人数之间出现巨大差别,这样是不对的。从长期来看,这会伤害到美国在确定中国到底发生什么事情问题上的能力,而进一步增强中国政府监控美国的能力。”

*中国加强对美宣传*

美国之音记者张楠5月从北京发来报道说:“中国政府两年前就着手投资450亿美元,支持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主要官方媒体,加强对外宣传。五月下旬,新华社北美总分社在纽约时报广场正式启用,使新华社在美国的分社扩展到七个。新华社还设立了英语电视台,24小时滚动播出英语节目。”

而与此同时,最近美国维吉尼亚州非营利MHz电视网宣布,从10月1号起,中国中央电视台的新闻和记录片频道,将在其地方电视网的两个24小时频道上播出,节目内容将包括时事、经济、商业、文化、历史等等。

*数量过份悬殊会导致中国人民担忧*

罗拉巴克众议员表示,在美国政府为中国媒体进军美国市场大开绿灯的同时,美国国际广播局下属的美国之音仅有的两名被允许驻中国北京记者却不时遭到中国警方的骚扰,而且奥巴马政府还在考虑裁撤美国之音中文部的对华广播节目和员工。罗拉巴克众议员认为,这是不可接受的。

罗拉巴克众议员表示,如果两国间官方媒体记者数量过份悬殊,或者美国之音中文广播真的遭裁撤,中国人民有理由相信:美国政府有其它更重要的事情要处理。但是罗拉巴克众议员表示,其实中国人民才是最重要的,因为他们是世界各国对抗中国独裁政府的最伟大盟友。

转载自 VOA http://goo.gl/SNm1K

Friday, September 16, 2011

俄中油价谈判破裂 俄拟上法院

俄罗斯同中国有关解决原油价格争执的新一轮谈判再次宣告破裂。俄方打算上告法院起诉中方。

*起诉中方*

俄罗斯同中国在北京刚刚结束了试图解决双方原油价格争执的新一轮谈判。参加谈判的俄方代表团由负责向中国出口石油的“罗斯石油公司”和“石油运输公司”组成。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参加了谈判。

俄罗斯石油运输公司副总裁巴尔科夫在谈判结束后表示,新一轮谈判未能解决对华出口石油价格的争执,双方仍各自坚持原有立场。俄方下一步的行动将是:上告法院起诉中方。

巴尔科夫说,双方已举行过多轮谈判,中国代表团访问过俄罗斯,如果俄方这次不去中国,国际仲裁法院会认为俄方不想以伙伴方式解决争执,因此俄方已完成了上告法院起诉中方的准备工作。

*专家:不太可能*

但俄罗斯乌拉尔西伯利亚银行的能源分析师科金认为,双方不太可能对簿公堂。

科金说:“中国曾向俄罗斯提供过巨额贷款用来建设从斯科沃罗丁诺到中国的石油管道。这笔贷款也可被认为是俄罗斯向中国出口石油的担保。所以我怀疑俄罗斯会真的想打官司,或是停止向中国供应原油。”

*争执背景*

俄罗斯从今年元旦起通过石油管道向中国出口石油。围绕原油定价问题立刻出现分歧。中国认为,对华出口原油的合理价格应以阿穆尔州的斯科沃罗丁诺来计算。斯科沃罗丁诺是俄罗斯--中国石油管道的起点。但俄罗斯方面认为,应以滨海边疆区港口科济米诺处的原油价格为准。斯科沃罗丁诺远离科济米诺港,原油运输费用造成两地原油差价悬殊。中方主张的斯科沃罗丁诺处的每吨原油价格要比俄方坚持的科济米诺处的原油价格便宜大约30美元。

俄罗斯石油运输公司透露,中国单方面按照自己的定价向俄罗斯支付石油款,造成拖欠石油款数额不断上涨。今年6月中国领导人胡锦涛方俄时,中方补交了部分欠款,但到目前为止,欠款仍然能达4千万美元。

*政府或出面干预*

能源分析师科金认为,两国政府将最终出面调解这场冲突。

科金说:“中国当时总共向俄罗斯提供了250亿美元的贷款。罗斯石油公司获得了150亿美元,石油运输公司获得了100亿美元。目前俄方认为的中国欠款仅为4千万美元,这个数字同巨额贷款是无法相比,我想无论怎样双方都能解决这场冲突。”

*各方立场*

俄罗斯能源部长什马特科曾表示,把中国告上法院解决价格冲突的做法并不合适。

但主管能源工作的俄国政府副总理谢钦认为,如果不能谈判解决纠纷,最后只能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

俄罗斯同中国的原油价格纠纷一直被俄国媒体关注。但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的一名代表曾对美国之音表示,有关拖欠石油款等问题,都是俄方一面之词。他认为,双方仍有希望谈判解决争执。

转载自 VOA http://goo.gl/cSB0U

报告:中国9类纠纷引发社会矛盾

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周四(15日)发表的一项报告指出,征地、拆迁、医患与劳资等九类纠纷最容易引发社会矛盾。
据中新社报道,《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研究报告》指出,当前有9 类纠纷最容易引发社会矛盾,并很可能转化成社会风险。

这9类分别是:征地纠纷、拆迁纠纷、物业纠纷、改制纠纷、医患纠纷、劳资纠纷、污染纠纷、借贷纠纷以及本地人与外地人的纠纷。
报告分析,这9类纠纷不仅只是社会现象,在这些现象的背后,反映的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更加复杂、深层的根源。
“炸药包”

此外,报告指出,“五全两信”问题也正成为中国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
其中食品安全、药品安全、医疗安全、生产安全与网路安全成为引发社会矛盾最敏感的导火线,而政府失去公信、社会失去诚信又成为隐藏在这些导火线背后的“炸药包”。
报告建议通过健全机制,让老百姓有“民意”可以与政府有效对接,有“民怨”可以与政府平等对话。
此外,报告也建议通过长效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透过这些方式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转载自 BBC http://goo.gl/77Dzi

Wednesday, September 14, 2011

才10天,就把脸晒黑了

This is a message from the MailScanner E-Mail Virus Protection Service
----------------------------------------------------------------------
The original e-mail attachment "the entire message"
is on the list of unacceptable attachments for this site and has been
replaced by this warning message.

Due to limitations placed on us by the Regulation of Investigatory Powers
Act 2000, we were unable to keep a copy of the original attachment.

At Tue Sep 13 09:20:33 2011 the virus scanner said:
No programs allowed (msg-12272-640.txt)

Sunday, September 11, 2011

911,十周年 关于自己,我无悔无怨 Non, Je Ne Regrette Rien.Нет, я не жалею ни о чём!

2001年9月11日,我工作了才没有几天,就发生了这种事情。

10年时间过去了,现在的工作环境,工作性质,自己恐怕想都没想过。说不上好,也不能说坏,但距离自己希望的,还是有很大的距离(不是指薪水等物质条件)。那个遥远的愿望还能实现吗?

这十年间,自己几乎没有发生什么变化!我后悔不? 用那首我喜欢的法语歌曲“Non, je ne regrette rien”来表达自己个感受!我不后悔!我无悔无怨!

可能走了很多弯路,但是我不后悔!

好久没有上网了,大家都还好吗

条件限制,不知道大家是否还好?

Thursday, September 01, 2011

西方为什么不军事干预叙利亚?

This is a message from the MailScanner E-Mail Virus Protection Service
----------------------------------------------------------------------
The original e-mail attachment "the entire message"
is on the list of unacceptable attachments for this site and has been
replaced by this warning message.

Due to limitations placed on us by the Regulation of Investigatory Powers
Act 2000, we were unable to keep a copy of the original attachment.

At Thu Sep 1 06:49:37 2011 the virus scanner said:
No programs allowed (msg-8049-116.txt)

战还是降?-卡扎菲兄弟何去何从

在利比亚反对派收紧对卡扎菲出生地苏尔特的包围圈之际,卡扎菲的两个儿子分别发出了信息截然相反的言辞。这是否意味这个独裁者家族内部发生了分裂?

同穆斯林世界的其它地方一样,利比亚全国都在庆祝斋月的结束-开斋节。周三夜间,在的黎波里、班加西和其他利比亚城市,成千上万的人聚集一一起欢庆卡扎菲政权的倒台。对他们来说穆斯林的开斋节在今年具有特别的意义。一位男子说:"这是一个胜利的日子,今天我们庆祝开斋节,同时还庆祝我们的胜利,两件让人高兴的事。"

另一位戴着头巾和墨镜的女子接着说:"这是个真正的节日,好多年了我都没能好好地庆祝,可是今天我感到了节日的气息,感到了胜利的喜悦,感到自由。"

的黎波里许多地方的供给状况得到了改善。国际难民组织的又一艘船只给这里运来了食品和药品。接下来,该组织计划通过陆路从突尼斯向的黎波里运送救援物资。

美国外交官暗助卡扎菲?

半岛电视台在报道中披露了从被摧毁的利比亚秘密情报部门大楼里找到的一些文件的内容。报道称一名美国前高级外交官今年8月初曾与卡扎菲政府合作。这位名叫大卫·韦尔奇(David Welch)的外交官2001年到2005年间曾是美国驻埃及大使。据信他为卡扎菲提供了一些建议,例如如何阻止北约对利比亚的空袭及美国对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的支持,还有如何应对国际刑事法庭对卡扎菲次子赛义夫·伊斯拉姆(Seif el Islam)的指控。

对以上报道,美国国务院的一名发言人表示:"我们看到了有关文件。大卫·韦尔奇是国务院以前的工作人员,但已经离职。这次他是以私人身份前往利比亚的,并不是在传递美国政府的信息。"

一个要战,一个要降

周三晚间,卡扎菲的两个儿子分别通过电话对不同的电视媒体发言。次子赛义夫·伊斯拉姆在一家叙利亚电视台姆呼吁民众继续抵抗全国过渡委员会。他说他的父亲现在很好,他还警告准备攻打卡扎菲出生地苏尔特的反对派说,那里有2万名忠于卡扎菲的武装力量。赛义夫称他目前在的黎波里的近郊。

在此之前,他的弟弟萨阿德(Saadi)却在阿拉伯电视台接受采访时表示,他已同反对派开始谈判,为了避免更多的流血,他愿意加入反对派的行列。他还说是在父亲的授意下这样做的。反对派武装的一名指挥官称,萨阿德倒戈的条件是自己的安全得到保障。曾是商人和足球运动员的萨阿德在利比亚的影响力不如他的哥哥赛义夫。在攻入的黎波里时,反对派曾宣布逮捕了萨阿德,事实上他一直没有被拘押。

据利比亚反对派称,周三逮捕了前外交部长欧拜迪(Abdelati Obeidi)。长期以来欧拜迪一直是卡扎菲的亲信,70年代曾任总理。在反对派进入的黎波里后,他曾在接受一家英国电视媒体采访时说,卡扎菲的政权已经终结。

转载自 DW http://goo.gl/sZeBn